本期主要讲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的处理。这是一种典型的高COD 5000-10000mg/L、低BOD、高硬度、高硫酸盐的废水。常规处理工艺位混凝沉淀+高级氧化,但氧化出水不能满足排放标准COD<100mg/L。
返回生化系统或者回灌填埋区,会造成渗滤液内硬度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累积,硫酸钙浓度持续升高,膜系统内会出现硫酸钙结垢,难以清洗。
江苏某渗滤液处理项目,二级纳滤+中压纳滤+RO膜系统,硬度离子平衡图。
氧化段采用的工艺是高温芬顿(70°C),因为硫酸钙的累积,系统内出现大量二水合硫酸钠的结晶盐。盐是松花状,很漂亮。
所以纳滤浓缩液是处理到COD和总氮达标排放,而排放标准对于盐分没有要求,直排是较佳选择。
垃圾渗滤液硝化/反硝化+MBR+纳滤+反渗透处理,MBR出水COD 500-800mg/L,经纳滤去除有机物,纳滤清液COD<100mg/L。纳滤浓缩液经二次浓缩后(膜运行压力>15bar),COD升至9000-10000mg/L,其含有大量不能生物降解的有机物,主要为:腐殖酸HA,分子量>1000;富里酸FA,分子量200-1000;水溶性有机物HYI,分子量<200。
腐殖酸分子量1000以上,属于胶体类,很容易被混凝去除。
设计处理工艺如下:
强化混凝
在上一讲提高,铁系的混凝剂效果较好,选择三氯化铁作为混凝剂。
但三氯化铁投加量增加(4000→6000mg/L),出水pH下降,出水铁离子浓度升高,酸性条件是不利于混凝的进一步进行的,铁离子利用率降低。
强化混凝的做法是,加碱将原水pH调节到10以上,然后加入三氯化铁。
三氯化铁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铁絮体,混凝效果较好。混凝出水继续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到中性,充分利用铁离子。
设计要点如下:
(1)利用FeCl3+PAM进行混凝,污泥量较大,不适合采用气浮工艺;而采用幅流式沉淀池可保证固液分离效果,大量排泥,后接污泥浓缩池;
(2)混凝沉淀出水采用盘式过滤器和外置式中空纤维膜过滤,考虑到出水浊度高,铁离子浓度高,中空纤维膜预计污染较为严重。但实际运行中,超滤膜较为耐受铁离子。
(3)超滤出水投加液碱调节pH,保证臭氧处理效果。
(4)在pH调节池中投加液碱,调节pH至10左右,对混凝沉淀有益,可显著提高混凝处理效果,降低FeCl3投加量;
(5)FeCl3+PAM混凝出水后,在第二个pH调节池中投加液碱,调节pH至10.0,将残留铁离子沉淀,并保证臭氧氧化效果。
(6)取消污泥浓缩池,较小占地面积。